來源:中國梅花鹿網(wǎng)
“保定”指對鹿的“制動”,即限制鹿的活動。家養(yǎng)鹿是帶有野性的動物,馴化程度差,平時驚恐怕人,頭上又長著怕碰怕撞的鹿茸,所以收鹿茸時,對鹿的保定確實與否,直接關系到鹿茸的質量和人、鹿的安全。目前,收茸保定大體上可分機械保定、化學藥物保定及藥物和機械保定相結合等三種方法,此外還有人試用電針麻醉保定收茸。由于保定方法不同,其操作程序各異,在收茸時必須作好相應的技術和物質準備。
1.機械保定
其保定方法有如下幾種:
A:麻繩套腿保定 這是最古老的保定方法,即用4~5m長、0.8~1.0cm粗的麻繩,一頭做成直徑30cm的套,用3~4m的細木桿挑住,在鹿跑動時套住后腿,再由人抓住頭部,將其按倒綁縛,將茸鋸下。此法笨拙 、費力 、不安全,故現(xiàn)已基本不用,但極偏僻的個體鹿場仍在應 用。
B:吊索式麻繩吊腰保定 此法比套腿法進一步,主要設備是一個長2~2.4m、寬0.9~1.2m、高2m、西頭有門的箱籠,上面有轤轆,即所謂的“吊圈”。保定時將鹿趕進“吊圈”,用雞蛋粗的麻繩由吊圈上部套住鹿的后腰,絞動轤將鹿后驅提起,使其后肢離開地面,同時開前門,迅速抓住鹿頭并固定,鋸下鹿茸。此法笨拙、費力、人多、不安全,大型鹿場已不用。但因其設備簡單,容易操作,一些小型個體鹿場仍在應用。
C:抬桿式保定 這是在麻繩、吊索法的基礎上發(fā)展起來的,用一個吊圈式的箱籠并由一個直徑10cm、長2.5m的木桿代替麻繩。固定過程是先從小圈把鹿趕進通道,利用導門把鹿逼進保定裝置內(nèi),關好后門,把抬杠的一端從鹿的腹下,通過移動孔伸入對側。兩人同時將鹿抬起,前移將杠放在固定架上。如鹿體靠后,可滾動抬杠使之前移;如鹿頭伸不出門外,可向前抬杠,壓好腰鞍,推開上拉門,待鹿頭伸出后,保定人員抓住茸根,壓好脖杠,用籠頭將鹿頭固定在下門的半圓形凹槽中即可鋸茸。此法一般多用于馬鹿,因馬鹿體重,麻繩吊腰費力。但此法速度快,操作安全。
D:夾板式保定 夾板式保定器是手動半機械式的、現(xiàn)階段較先進的機械保定設備,具有使用方便、工作安全、節(jié)省人力、保定效率高等特點,已被廣泛應用。 夾板式保定器主要由機架、操縱手桿、夾板、踏板、側板、門、壓背鞍、壓頸桿等構成。一般夾板長1.5m、寬3.2m,夾板工作狀態(tài)最小寬度10~15cm,夾板內(nèi)斜角度25°~28°,踏板行程30cm。
夾板保定的過程是:首先將鋸茸公鹿由原鹿舍撥到小圈,撥鹿時要注意穩(wěn)群,不要急追猛趕,嚴防驚群撞傷鹿茸。當鹿被撥到小圈后使其逐頭經(jīng)過轉門撥入通道,用推板迅速推入鋸茸保定裝置,待鹿站在踏板上,位置合后,扳動操縱手桿,通過一系列杠桿連動作用,使夾板內(nèi)收夾住鹿體,與此同時踏板下降,使鹿體懸空,然后用壓背鞍壓住鹿背部,用壓頸杠壓住鹿頸,開前門固定鹿頭即可鋸茸。鋸完茸回扳操縱手桿,使踏板上升復位,與此同時夾板也外展復位,松開壓背鞍和壓頸杠,鹿即可自由跑出。
陷網(wǎng)式保定 此法和夾板式保定法一樣需設一個地槽,以容納活動踏板的升降,在踏板上鋪有用帆布帶或尼龍繩編織的網(wǎng),并固定在保定器的底部,當鹿進入保定器站穩(wěn)后,扳動手搖輪使踏板下降,鹿便被網(wǎng)兜住,然后在背部和頸部加以固定,再固定頭部即可鋸茸。
液壓式自動保定 此法是在夾板式保定法基礎上發(fā)展起來的,主要是利用液壓油泵、分配器和油缸等液壓原件使踏板升降和夾板壓松而進行保定的。當鹿進入保定器站穩(wěn)后,啟動電源,使踏板下降,夾板內(nèi)收,或提升液壓分配器,扣齒將鹿扣住,固定鹿頭進行鋸茸。此法多用于馬鹿。